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跨文化阅读与跨文化理解”圆桌论坛

日期:2018-05-21

作者:

审核人:

浏览次数:

 

 

本网讯 2018513日下午,太阳集团0638英语文学研究中心在第七教学楼412会议室举行了以“跨文化阅读与跨文化理解”为主题的圆桌论坛。论坛由太阳集团0638太阳集团0638刘岩教授主持,张隆溪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常耀信教授(南开大学/美国关岛大学)、王晓路教授(四川大学)担任主讲嘉宾。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比较文化视野下的英语文学研究”的全体成员,“游戏与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的部分参会人员,以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访问学者参加了论坛。

圆桌论坛围绕以下主题展开:

1.     在跨文化阅读中,前见如何发挥作用?

2.     如何避免跨文化阅读中的误读?

3.     中外文学文化之间可供对话的学理依据是什么?

4.     在跨文化研究中,如何处理共同性和差异性之间的张力?

5.     怎样的研究是一项好的跨文化研究?

    刘岩教授借用李鸿章觐见荷兰女王的礼仪轶事引出了跨文化理解中“误读”和“前见”的问题,并提到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日益推进,跨文化理解越来越拓展到文学研究之外的日常生活领域,鼓励与会人员就跨文化阅读和跨文化理解的相关问题进行提问和讨论。


张隆溪教授鼓励年轻老师和研究生要多读大经大典,不仅要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哲学、基督教圣经和传统的文学、哲学理论,还要熟知中国先秦时期的经典著作。他认为,越是困难的东西越有价值。他提到法、德作为西方文化的主要代表,在彼此的认识上尚且是模糊的,因此误解是常态,而理解是需要争取的。

常耀信教授认为,除非有政治或个人的动机,否则文化的本质内容是相同的,“误读”只是表面形式的误读。他主张跨文化阅读和理解就是为了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也让中国更好地了解外国文化。但是,毕竟中国文字和西方的文字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因此在跨文化理解上要慢慢来。他认为理论能开阔眼界、充实头脑,但告诫同学们不要盲目相信,因为没有理论是绝对正确和完美的。

王晓路教授认为,阅读经典时也要具有批判意识,尤其是考虑到并非所有的翻译版本都是准确的。他认为理论的作用是对经验的解释和总结,因此,我们应该用往前推进的视角去看待。他提到“国”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是比较晚才形成的,因此“文化”的理解可以从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历史语言学等多方面来切入。

参与圆桌论坛的人员就如何避免“误读”,“跨文化”是地域、历史还是语言的跨越,如何阅读经典,理论在跨文化阅读中的作用等问题同主讲嘉宾进行了讨论。

 

  • 广外官微

  • 学院官微

版权所有 © 2024 太阳集团0638 地址: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2号

Baidu
sogou